第一章
1977年,高考恢复丈夫考上大学。
大嫂借着送他赶火车的理由,两个人一起离家。
然而,两个人这一去就再没回来,杳无音讯。
我一个人含辛茹苦养三个孩子,照顾两个老人。
可孩子却接二连三被拐卖。
后来我给公婆养老送终,他回来了,带着大嫂和他们的孩子衣锦还乡。
我不甘心问他为什么?
他却说:“事情都已经过去了,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!”
我含恨而终。
再睁眼,我回到小女儿被拐卖那天。
这次我带着三个孩子,进城去寻找我的丈夫。
1
重生后第一件事,就是去村口阻止了被拐卖的小女儿。
紧紧地抱着女儿回家后,我向陆君安的父母和三个孩子说了要去找陆君安的决定。
两位老人泪如雨下,他们并不知道陆君安其实还活着,只是看我去意已决,做了不少干粮给我和三个孩子。
山路以后又是火车,兜兜转转好几天。
到了城市头,才发现陆君安上辈子所谓的山高路远全是胡扯。
陆君安留校任教的大学就在本省,可即便如此,他也从未回过家。
哪怕是上辈子公婆去世,他也没有回来。
到地方,还是几个好心的学生将我带到了职工宿舍。
“陆老师,谢师娘!有人来看你们了。”
“谁?”门一打开,看着近在咫尺的人。
我和陆君安面面相觑,都沉默了,距离恢复高考过去五年,我在乡下操劳一大家人的生活又瘦又黑。
他反而变得白净了,白衬衫把他衬得书生气质。
两者巨大的对比下,陆君安嘴巴张开后,却发不出一个音节。
“爸爸,你是不高兴我们来吗?”大儿子小心翼翼探出脑袋,看着面前五年未见的男人。
“不是......不是的。”陆君安磕磕巴巴解释。
“君安,谁啊?”周曼扶着大肚子走了出来。
看见她养得红润白皙的皮肤,我心里一酸。
我在乡下操劳两世,他们却瞒着所有人在城里过得无比滋润。
害怕出岔子,陆君安赶紧将我拉进屋子。
关上门以后,他脸色悻悻然:“你怎么找到这来的?”
“还把孩子也带来,曼曼正怀孕养胎呢。”
我扯唇讥笑:“我还没问你这五年究竟去哪里了?”
“你这是什么话,我在这里肯定是读书啊。”
陆君安牵强地解释道。
可是他的解释根本站不住脚,我接着问:“你至少给家里来个信啊,你知道孩子和爸妈有多想你吗,我们都以为你死了。”
我字字戳心,陆君安显得极其心虚。
“我这不是还没站稳脚跟吗?我怎么好意思跟你们联系。”
一直在旁边竖着耳朵听的周曼也跟着搭腔:“是的,君安来这里人生地不熟的,压力也大。”
“弟媳啊,你要体谅君安不是啊。”
她语重心长,一副过来人的口吻。
我只觉得无比讽刺,从前在乡下的时候,我和她一同下田插秧,陆君安也总是帮她,美其名曰大哥不在了,要顾及大哥的遗孀。
可明明那时候,我怀着孕,还要照顾家里人的伙食,怎么没人体谅体谅我?
“大嫂,我体谅君安,谁来体谅我?”
我也不藏着掖着,摊开长满老茧的手掌,明明我才三十岁不到啊。
对比周曼这几年在城里养尊处优,皮肤又白又润,我简直是刚从田里捞起来的泥鳅。
“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。”
陆君安没了耐心,将我的手按回去。
周曼怕我再说什么,伸手劝我往好处想。
可袖子下露出的手腕上有一块表。
我一眼就认出那是我过世母亲留下的遗物。
五年前离家时,陆君安说要一点盘缠。
我想也没想,拿出我的嫁妆填补给了他。
兜兜转转我的东西竟然成了周曼的东西。
她见我眼神不对,赶紧收回手,缩到一边去。
陆君安深深叹了一口气,似是无奈:“陈瑞,你不要胡思乱想。”
“这几年在外面大嫂给我洗衣做饭,熬坏了身子,我想着弥补她才把那块表给了她。”
“毕竟我们始终是欠大哥大嫂的。”
他故意说起大哥:“大哥那么爱她,在天上也不忍心看见她受苦的。”
2
他言之凿凿,我恍惚想起上辈子。
几个孩子不知所终,我在老家破房子里凄苦度日。
他带着和周曼生下的孩子回来时,说他也是没办法。
大哥那么爱大嫂,他只好满足大嫂想要孩子的愿望。
陆君安的大哥是在洪水来时,被水冲走了。
两个人没留下孩子,也是那时候开始,陆君安变成了什么都以大嫂为宗旨。
没有恢复高考以前,在公婆眼前,他不敢明目张胆偏爱她。
直到高考恢复后,陆君安考上大学去读书时,说家里孩子需要我照顾,让大嫂去送送他,这一去就是一辈子。
上辈子,我以为他死在了外面,守着庄稼和几张嘴巴紧巴巴过日子。
他们二人在外面,住着单位分发的房子,攒够钱以后又是创业又是重新办理户口登记结婚。
最后,我的几个孩子被人贩子接二连三拐卖,公公婆婆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没有等到陆君安回来送终。
我成了村里的孤寡老人时,他们却带着在国外留学回来的孩子风风光光回乡。
他们被众人吹捧成德高望重的企业家,而我却在摇摇欲坠的老房子里含恨而终。
上辈子,我不是没有想过去找他,但天南地北,我一出去孩子就被卖掉。
导致我留下严重的阴影。
有人劝我改嫁,可失去孩子以后,对我打击太大,何况我始终坚信陆君安是爱我的。
我不想让他失望,一直守着公婆去世。
就是因为这虚假的爱,我葬送了自己的一生,三个孩子的人生。
而陆君安衣锦还乡后却说:“这是命,造化弄人!”
丝毫不提自己为什么不回来,还和大嫂重新组建了家庭。
哪有什么命运,不过是陆君安的自私罢了。
3
见我沉默不语,陆君安以为我听进去了。
准备打发我走。
“我现在马上转正了,现在是关键时期,你和孩子留在这里,我容易分神。”
“你先带孩子回家去,我再想想办法......”
他很是为难,可我瞥见周曼已经七八个月的肚子。
这里面是什么不言而喻,陆君安无非是打算等周曼的孩子生下来后劝我妥协。
我冷笑一声:“我和孩子来找你,就没打算回去了。”
“这几年乡下收成不好,家里每天吃两顿,顿顿糊糊粥。”
“不回去了?”
“是啊,我不仅不回去,我还要把爸妈接到这里来!”
周曼没想到我还要把家里的老人接过来,她手里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炒鸡蛋,失神地瞬间摔在地上。
香喷喷的鸡蛋炒饭满地散落。
三个孩子平时哪里吃过这些。
小女儿没忍住,抓起地上的米粒就往嘴里塞。
陆君安脸色白了一瞬,“你......”
“你怎么养孩子的,一点规矩都没有。”
我笑了,在乡下吃饱都成问题,他现在倒是指责上了我。
“我们在乡下哪吃得上这些,倒是你们......”
我没说完,周曼似是很委屈,转头哭哭啼啼跑了出去。
陆君安担忧地看着周曼的背影,语重心长:“爸妈不喜欢大嫂,你又不是不知道,你们来了她又要照顾我,又要照顾你,会很累的。”
他说这话我傻眼了,没忍住红了眼眶。
说来说去,陆君安都在为周曼考虑,全然不顾我的死活。
“陆君安,你怎么对嫂子的?”门被踹开,周曼哭哭啼啼跟在健壮的男人背后。
我定睛望去,只一秒,便确认这是拐走我孩子的男人。
那个男人看向我,也滞了一瞬!
这个男人和周曼究竟是什么关系?
一个可怕的念头涌上心头。
不等我多想,我听见他转头用英文问了一句:“这小三怎么来的?”
周曼没说话,只是要哭不哭。
我没忍住,用英文回了句:“你说谁小三?大嫂?”
陆君安脸色难看至极,他们所有人都没想到我一个乡下妇女还认识英文。
说起来,还是知青下乡那几年有人教我的。
“够了!”陆君安将那个男人推了出去。
把周曼叫到一边说了几句话。
4
而后,周曼带着三个孩子去洗澡。
陆君安堂皇跟我解释:“那是大嫂现在的男朋友,现在提倡自由恋爱,你也知道爸妈的思想,肯定不会接受。”
“陈瑞,你听话,先回家等过几年,我亲自回来接你。”
我差点没绷住,亲自接我?
“陆君安,我是不会回去的,你知不知道......刚才那个男人来村里拐过我们的孩子,我有理由怀疑,是背后有人在教唆!”
陆君安权当我说胡话,一脸严肃:“陈瑞,你能不能不要无理取闹!”
“你来之后说东说西,现在还把这种污名往大嫂身上抹——我告诉你,你必须回去!”
我哑然失笑。
累死累活的为家付出,到头来全是假的。
许是我太固执,陆君安软了软声音。
“瑞瑞,你先回去,我会给你和爸妈寄钱,但是大嫂......现在身边只能靠我,她怀着孕,往后难处还多着呢!”
他说完这句话,浴室里传来一声惨叫。
我们急匆匆跑进去,发现周曼躺在地上,下身全是血。
大儿子站在一旁,同样的手上也是血。
“怎么回事?”陆君安先一步抱起周曼。
儿子无措地看着陆君安,“爸爸,舅妈说要给我生个弟弟,说是爸爸的种,喊我们滚回老家。”
周曼躺在陆君安怀里,气若游丝:“不是的......我肚子,我的肚子好痛......”
陆君安彻底没了耐心。
抱起周曼就走,冷冷丢下一句:“我回来跟你算账。”
儿子嚎啕大哭,“妈,我没有撒谎,我真的没有撒谎!”
我这才发现儿子手掌心有一道很深很长的伤口。
“我没有推舅妈,是她说要给我剃头发,然后说那种话。”
我瞬间明了,周曼下身的血分明全是我儿子身上的,她根本就没有事!
我急匆匆带着三个孩子要去医院。
却被折返回来的陆君安堵在家门口。
陆君安解开皮带,扬起鞭子:“孽障!那是你舅妈,你怎么下得去手!”
我赶紧拉住他,“陆君安,周曼根本没有事情,是我们的孩子受伤了啊!”
“你好好看看。”我抓起儿子的手想给他看。
他厌恶地看也没看,打掉儿子血淋淋的手。
“你们现在、立刻马上回家吧!”
我怔住:“回家?现在吗?”
“不然呢?你教不好孩子,带出来丢人现眼干吗!”
我正愣神,白天的那男人带着一伙人又来了。
周曼被人搀扶在最后面,虚弱地笑着。
看见我们,他跟为首上年纪的男人报告:“校长,就是这女人,来找陆老师和师娘麻烦!”
大门敞开着,一伙人鄙夷的目光在我和孩子们身上打转。
“做人小三还有理,你瞪什么瞪?”
“还把师娘气到卫生所去,我看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就该进监狱。”
众人七嘴八舌地给周曼出主意。
陆君安根本不解释一句,走过去扶住周曼。
两个人站在一起,好不登对。
我的心拧成一团。
我知道他不爱我,可他宁愿将我和孩子丢在舆论中心,也要护住周曼。
那我又做错了什么?
“陆君安,你真的不要我和孩子了吗?”
我拉住他的衣角,祈求他能解释一句。
“大妹子,你别闹了,就算你给他生孩子,你也不是他妻子啊。”
“是啊,大妹子!”
众人架起我,要将我赶走。
我彻底绝望了,在周曼势在必得的眼皮下,跪了下去。
举起我和陆君安泛黄的结婚证:“陆君安,我知道你喜欢大嫂,可你至少给我和孩子们一条活路啊!!”
佚名的《此去经年不愿见》是一部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的佳作。情节扣人心弦,人性描绘入微,让人对后面的剧情充满期待。
《此去经年不愿见》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部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,男女主角的表现都非常出色,感谢佚名的出色创作。
《此去经年不愿见》这本书设定新奇,切入点巧妙,文中的主人公陈瑞陆君安展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。作者佚名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,揭示了主角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。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,值得一读。
佚名的《此去经年不愿见》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。故事情节紧凑,人性描绘细致,让人期待后续的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