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折她入幕》小说介绍
《折她入幕》是一部跨越时空与命运交织的古代言情小说,讲述了宋珩施晏微在佚名的笔下经历的壮丽冒险。宋珩施晏微身负重任,必须穿越不同的时代,寻找神秘的宝物并阻止邪恶势力的复活。这部小说充满了历史、谜团和感人的故事,善儿立在灶边静静听她说完,末了才浅笑着附和道:“听闻家主自幼习武,十五的年纪便随宋公四处征战,二十又二承……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。
《折她入幕》小说试读
一时饭毕,婢女捧来茶盏、鎏银铜盆、赤银唾盂等物,宋珩接过茶盏略饮两口茶漱口,而后又往银盆里净了手。
堆雪奉上干净的巾帕,宋珩正欲伸手去接,忽听窗外传来一道几不可查闻的声音,似是有什么东西落在了窗台上,登时长腿一迈起身直直转向窗子的方位,劈出一道遒劲有力的掌风直冲窗台而去,将那窗上的绿绮罗震了个稀碎。
还不待屋里众人反应过来方才发生了什么,一道受了惊的狸奴叫声传进屋中,接着又是一道惊慌失措的女声隔窗入耳。
窗下的青衣婢女浑身打着颤,惴惴不安道:“是婢子看顾不周,叫小娘子屋里的狸奴偷跑来此处惊扰了太夫人和家主,还请太夫人责罚。”
说罢抱着那狸奴哆嗦着往窗下跪了,惴惴不安地垂下头,甚至不敢去看窗上的高大剪影。
薛夫人稍稍偏头去身侧的宋珩,见他面上隐有怒意,旋即轻轻一笑替那婢女描补道:“我当是什么,原是二娘屋里那只大食国①来的狸奴,它是个散漫难驯的性子,野惯了,又哪里能时时守得住,此事倒不怪你,夜里春寒料峭,地上冷,且起来吧。”
窗外那名唤秋蝉的婢女千恩万谢,惊魂甫定地从青砖地面上站起身子,而后一路小跑着离了翠竹居。
宋珩胸中怒气还未散尽,蹙眉轻启薄唇沉声道:“再烈的鹰和马都能驯得,何况一只狸奴,不过是二娘太纵着它罢了。”
薛夫人闻言摇头浅笑,慈祥的双目落在他五官分明的面上,只含笑平声道:“世间岂有画一之法?二郎自幼饱读诗书,岂会不知我朝太宗皇帝曾欲驯服一名为狮子骢的烈马而不得之事?”
宋珩微垂眼帘沉思忖片刻,却只是固执己见,语气笃定:“依某之见,当初若依武才人所言,以铁鞭、铁锤、匕首制之,未必不能将其驯服。”
一番话语引得薛夫人内心沉思道:二郎性子刚强冷硬太过,恐非好事,王者之道,刚柔并济才最得当。人之性情绝非一朝一夕可改,为今之计,早日替他娶位贤惠温柔的妻子进门,时时规劝二郎一二,以柔克刚、徐徐图之才是上策。
薛夫人久久不曾说话,屋内惟余浣竹和瑞圣小心翼翼收拾案上碗碟发出的细微声响,宋珩自知失言,暗道方才不该在阿婆面前表现得太过口冷心狠,遂告辞离去。
然,二娘的狸奴着实太不像话。
宋珩大步出了翠竹居,径直往宋清和的黛岫居走去。
因薛夫人钟爱宋清和,黛岫居与翠竹居之间不过一墙之隔,是以踏云时常会往翠竹居里来,偏这一回恰巧遇着宋珩在此处用晚膳,还好巧不巧地在傍晚天色昏暗时往那窗上跳了,平白惹出这桩事来。
黛岫居内。
宋清和将踏云抱在怀里轻轻顺毛,听秋蝉回刚才在翠竹居里发生的事,心下也着实唬了一跳,暗道阿婆屋里的东西样样都是顶好的,如今那窗上的绿绮罗破了,少不得要再去寻了相同的绮罗重新糊上去。
二兄素日里宠她是真,眼里揉不得沙子也是真,若非阿婆及时出言相救,秋蝉指定要挨上一顿板子。
思及此,宋清和顺毛的动作略微停顿,秀眉微折,“踏云呀,你什么时候才能有点眼力见儿呀,惹谁不好,偏去招惹二兄,不怕他掀你的皮。”
宋清和自幼被薛夫人和高夫人如珍似宝地疼爱,兼有宋珩视她如嫡亲的胞妹,心性简单纯真,倒也不怕身边的施晏微笑话她,对着踏云自顾自地说起话来。
一壁柔声说着,一壁将被她安抚好的踏云往施晏微怀里送。
自打秋蝉抱着踏云进到屋中,施晏微的目光就没怎么从它身上移开过,早对这只蓝眼波斯猫眼馋多时了。
宋清和自然也是看出她喜欢踏云,这才在安抚好踏云后将它往施晏微怀里送。
“谢谢二娘。”施晏微冲她莞尔一笑,真心实意地同她道过谢后,旋即垂首认真撸起猫来。
不多时,银烛取了双陆棋盘过来,正往紫檀小几上安放,宋珩那厢却不知是何时进来的,直至那团高大的阴影被低着眸的施晏微率先瞧见,错愕间抬首去看来人是谁,白瓷般的下巴微微扬起。
待宋珩那张略显阴沉的脸入眼,施晏微有一瞬间的失神,竟不知该如何称呼他才妥当,只是抱着踏云恍然间立起身来。
幸而宋珩并不与她计较,在画屏和银烛等人欠身行礼后,低低应了一声。
“二,二兄,你怎的,这时候过,过来......”宋清和知他这时候过来大概是来兴师问罪的,不由心跳加速,说话亦变得结结巴巴起来。
宋珩不动声色地瞥一眼右前方身着藕色宝相花纹压褶襦裙的施晏微,见她眼底不复低眉替那狸奴顺毛时的恬静笑意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慌乱和不知所措,略好些的心情霎时回归原位。
踏云舒舒服服趴在施晏微的身上,宋珩此时一见着它,怒气便又上来两分,可等话到嘴边,语气却是软了一些,“二娘既养了这只狸奴,自当加以约束,若下次再有今日之事,为兄便亲自替你好生管教管教。”
宋清和随性惯了,并非那等心思细腻之人,倒也未曾察觉出宋珩对施晏微有意无意的关注,以为他已消气,轻出口气后露出一个轻松的笑,瓮声瓮气:“二兄,我与杨娘子要玩双陆棋,你来替我们点筹可好?”
晚风透窗送来丝丝梨花清香和微微的凉意,靠窗而坐的宋珩眸色晦暗不明,没应。
宋清和见他不说话,复又抬了眼眸去看他,观他臭着一张脸似是在看杨娘子怀中的踏云,心中暗道多大点子事,值当他这般揪着不放吗?这么个云鬓花颜的大美人坐在面前,还不足以叫他消消气吗?都二十六的年纪了,只一味跟块顽石似的,却要去何处寻位能入他眼的新妇回来?
画屏率先察觉到屋里气氛不对,赶忙上前打圆场:“还是婢子来吧。”
话毕,自去搬了一张月牙凳过来。
施晏微只当他二人兄妹正互相怄气呢,坐在那儿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好,索性就当个锯了嘴的葫芦。
莲花灯树上燃着十余盏烛火,映得满室亮如白昼,施晏微静***着,看那蜡油滴落成花,聊以打发时间。
直到银烛安置好双陆棋盘摆好棋子,叫她们掷骰子决定谁先落子,施晏微方收回目光,将踏云放在腿上,一手抚在踏云的脖颈处,一手去掷骰子。
画屏认真数了数,张嘴道:“杨娘子是六,小娘子是八,这局当是小娘子先。”
于是宋清和复掷骰,但见其上点数一颗为四,一颗为三,依照规则,可两颗棋子分别走四格和三格,亦可一颗棋子单走七格,宋清和稍作思量,分两颗棋子走。
窗外夜色渐浓,两只雀儿立在树枝上吵嘴,见有人来,扑棱一下翅膀飞走了。
银烛点亮屋檐下的明角灯,自去茶水房切些新鲜瓜果,轻手轻脚地往屋里进。
彼时宋珩正昂首坐在塌上,手里捧着本已经泛黄的古籍,那双凤目却是落在填漆绘花鸟纹的双陆棋盘上。
但见施晏微笋尖般***的手指执着一枚黑子,犹豫片刻后前进三格吃掉一枚白子,将其放至棋盘中央的横杠上。
如此一来,宋清和需得同样掷出三点方能取回那颗白子。
看到此处,宋珩面上神情稍缓,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,却不知是在笑施晏微方才那步棋走的不留情面,还是笑宋清和落在下风的局面。
霎时间,立于门槛处的银烛心里升起一抹异样的感觉,仿佛自己来得不是时候,可这会子再想退出去也晚了,因宋珩已然从女郎的玉指间回过神来,发现了门框边她的存在,那双漆黑的眸子恢复往日的肃穆冷冽,看得银烛心里直发毛。
银烛退不得,只能硬着头皮缓步进前,面上勉强挤出一个不甚好看的笑容来,声音略显生硬,“家主,小娘子,杨娘子,用些果子罢。”
宋清和正为白子的处境犯愁,一双远山眉微微蹙着,眼睛一刻没离开过棋盘,嗓音低沉:“我这会子吃不下,送与二兄和杨娘子吃罢。”
话音落下,银烛强忍着心底的惧意缓缓走向宋珩,好在宋珩此时没再拿眼看她,只低垂着头看手里的书本,挥手示意她不必将那果盘往自己跟前送了。
银烛顿感心中大石落地,暗道方才那一瞬,应是她的错觉吧。心情放松下来,连带着脚下的步子也变得轻快起来,将那果盘捧至施晏微面前。
施晏微笑盈盈得拿签子签了块已经去了皮的果子,指了小几上空出来的地方温声道:“劳银烛费心了,便放在这儿吧。”
四目相对间,银烛将那鎏金花鸟纹银盘往施晏微指的那处放下,又与身侧画屏低声耳语两句,抽身走了。
方才那道温柔清脆的女声入耳,宋珩眼皮微抬,眉心微动,终究没有抬首去看发出那道声音的女郎。
约莫又是一刻钟过去,白子落败之势益显,踏云在趴施晏微的腿上瞌睡,施晏微被它压的有些腿脚发麻,便挪了挪腿,画屏将这一细微动作看在眼里,高声唤秋蝉进来。
画屏乃是贴身伺候宋清和的一等婢女,自可使唤宋清和院里的一干人等,只听她此时压低声吩咐秋蝉道:“踏云睡着了,你抱它回去。”
家主独自在窗边坐着,小娘子赌气不肯与他说话,杨娘子夹在中间亦不好多言,屋内气氛着实沉闷得紧,不怪踏云会睡得这般香了。
秋蝉心里如是想着,弯了腰伸出手去抱踏云。
踏云本就在翠竹居里受了惊吓,这会子处在睡梦之中,秋蝉忽的过来抱它,倒是叫它又惊了一跳,猛地从秋蝉怀里挣脱出去,一跃落到那棋盘之上,霎时间,黑白棋子或倒于盘内,或落于地面,发出啪嗒声响。
为免秋蝉等人又去抱它被它抓伤,施晏微忙摆手道:“踏云这是有些惊着了,且莫动它,让它自个儿缓缓神儿。”
宋清和同施晏微想到一处去了,偏头吩咐画屏和小扇道:“过会儿再收拾吧。”
话方落下,施晏微转而看向棋盘上的踏云,不点而赤的檀口一张一合:“既被踏云搅了棋局,这回便算作是平局。”
画屏往窗外一瞅,只见明月高悬、繁星似锦,便叫小扇去将她新得的碧纱灯笼取过来,婉言提醒家主和杨娘子该回了。
小扇将灯笼点燃,宋清和徐徐走到宋珩身边,有些别扭地表达自己的关心:“二兄过来时没有提灯,外头黑灯瞎火的,就怕磕着碰着,便让小扇替二兄掌灯吧。”
宋珩叫她早些歇息,自己提了那盏灯笼出去,没让小扇跟着。
这边宋珩刚走,银烛那边才将施晏微送至院门外,施晏微驻足与她玩笑两句,软语打发她回去,随后独自提着一盏绘梅花的纱灯往园子里走大路。
时值二月中旬,月圆花红,风柔气清,满耳春虫低语,施晏微脚下的步子不觉放慢了些,忽而间望那空中明月一眼,顿生思乡之情,鼻尖微微发酸。
漫不经心地抄过游廊,拐过假山,不远处的石桥和凉亭便显现出来,施晏微垂头徐行,轻绾裙边踏上石桥,甫一抬首,眼尾余光瞧见亭子里大剌剌地坐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