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青史留名》小说介绍
穿越重生题材的小说《青史留名》,是作者“受过高等教育”精心编写的,该书中的关键人物是秦时朱元璋,精彩内容介绍:“咱家近日心绪不宁难以入眠,也想向秦大夫求一些用用......”熏香嘛,不都是安神定志,帮助入眠的么。自己这么说,应该没……
《青史留名》小说试读
一夜安眠,今天是秦时第一天当县令,所以起了个大早。
酒意已经完全散了,纯粮酒就是好,喝多了不会头疼!
秦时又看了看床上睡的正香的女子有些无语......
昨晚还要打要杀的,现在竟然能睡的这么沉......
秦时走出内宅,在县衙走了走,现在还没到上衙的时间,县衙冷冷清清。
只有典史房已经开始忙碌了。
秦时走到丁典史面前,丁典史见是秦时,起身行了一礼:
“下官参见大人。”
秦时轻轻点点头:
“本官昨日接风宴,你为何不在?”
丁典史嘴一撇:
“县中流民数千,县外数个乡里遭山匪劫掠,百姓流离失所,下官忙于县务,还请大人见谅。”
“这些事还轮不到你一个未入流的典史来做吧?”
丁典史一声苦笑:“总得有人做吧......”
秦时打量了一会儿丁典史,嘴上话说的谦卑,脸上满脸写的都是不屑。
眼圈又黑又青,多半是晚上没睡。
这样看来,这个典史倒是个值得信赖的人。那么开仓放粮的事就交给你吧!
秦时提了口气:
“县中饥民,开仓放粮便是!县外山匪,剿灭便是!”
丁典史闻言心中长叹一声,走了一个贪官,又来一个昏官。
“县衙府库空空,无钱无粮,如何开仓放粮......”
秦时眼神严肃起来:
“这些你无需过问,本官命你立即草拟放粮告示一份!”
“就说官府即日起开仓放粮设立粥棚,本县生活无着之人皆可来领。”
“你即刻就办!拟完后尽快分发各地!还有,此次赈济百姓之事,交由你全权负责!”
丁典史看着秦时严肃的眼神,以及勤政爱民的话语,要不是自己知道府库空空,差点就信了。
虽然不懂秦时说什么鬼话,但他也没法违抗县令的交代,只得照办。
县衙大门外,数十个刘家村的村民蹲在墙角窃窃私语。
“三柱,你家满宝儿说的靠谱么?”
问话的是刘家村的一个老人,刘三柱舔了舔满是裂口的嘴唇,面露难色。
昨天他看到女儿拿着只香喷喷的鸡,说是神仙给的,还说神仙让他们到县衙领粮。
他一兴奋就在村里嚷嚷起来了,只是事后想想感觉有点不靠谱。
毕竟是小孩子的话,只能信一半。
见刘三柱不说话,众人心中打起了鼓。
他们进城这一路,遇到不少流民,看着比他们还惨。估计连野菜都没得吃。
正嘀咕中,胡县丞来上衙了。
众人见到官服连忙下跪,胡县丞瞥了众人一眼,冷冷道:
“你们干嘛的?”
带头的老者连忙磕了个头道:
“草民听说官府今日开仓放粮,所以......”
话还没说完就被胡县丞打断:“啥?放粮?”
众人连连点头。
胡县丞冷笑一声,大袖一挥:
“谁说的?放粮?放他娘的狗屁!都给老子滚!”
“何事喧哗?”
胡县丞听到秦时的声音马上恭敬起来:
“下官参见大人,这些刁民闹事,下官正准备赶他们走。”
秦时扫了一眼跪着的众人,一眼就看到了刘大和刘二。
那这应该就是刘家村过来领粮的。
秦时对着众人道:
“都起来吧!”
众人高呼:“谢大人。”,然后战战兢兢的起了身。
“你们可是来领粮的?”
众人刚被骂过,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。领头的老者思考一番道:
“小老儿年老糊涂,误将梦里的当成了真的,连累了这些后辈,还请大人恕罪!”
说完又跪下来咚咚的磕头。
秦时上前两步将老者扶起来,刚起身,老者腿一软又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......
秦时有些无语,我有这么可怕么??
再次将老者扶起,秦时对着众人道:
“老人家的梦是真的,今日官府确实要开仓放粮!”
众人闻言,又齐刷刷的跪了下去高呼:
“谢青天大老爷......谢青天大老爷......”
刚好来上衙的田主簿闻言,一脸懵逼的看了看同样一脸懵逼的胡县丞,最后成了二脸懵逼。
二人还没反应过来,丁典史就拿着拟好的告示出来了。
秦时接过看了看,甚是满意。
写清楚了什么人该领,什么人不该领,还有每人领多少什么的,都写的很清楚。
粥棚设置点也定的合理。
秦时对着丁典史点了点头,这方案应该是准备很久了,只是一直没机会实施。
丁典史对着秦时行了一礼:“大人,告示已拟好,不知这粮......”
话还没说完,就听到一阵锣鼓声,而且声音越来越大。
随后一辆辆的马车牛车载着钱粮到了县衙门口。
四大富绅为了把戏做足,让百姓都知道他们捐了钱粮,为此,还特地请了锣鼓队。
四人此时正满面春光的走在最前面,想到做做样子就能分到钱,还能低价买地。
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朝堂的嘉奖。四人心中乐开了花。
同时,心中乐开了花的还有秦时和刘家村的众人。
见车队都停好了,秦时对着丁典史道:
“粮到了,丁典史还不宣读官府告示?”
丁典史此刻也是一脸懵逼,木讷的拿起告示一字一字的读了起来。
随着告示一字一字的读出,四大富绅脸上的笑容慢慢垮了下来,最后变成了四脸懵逼。
这啥呀???这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啊??啊???
因为锣鼓和车队的高调,此刻县衙门口一条街早已聚满了人。
听着放粮的告示读完,县衙外乌压压的跪了一条街的人。
“谢青天大老爷......”的呼声此起彼伏。
秦时脑海里声望值也是噌噌的涨个不停。
胡县丞和田主簿愣愣的走到秦时身后,想问,又不知道如何开口。
秦时将丁典史叫了过来,随后对着丁典史道:
“赈济饥民之事,由你全权负责!若是粮不够,来找我再买就是!”
说完又把目光移到胡县丞和田主簿身上:
“你二人还请全力配合丁典史!若出差错,生了民变,朝廷怪罪下来,大家都讨不着好!”
“丁典史,安排人把钱粮清点清楚,本官要百姓今日便能领到粮食。”
丁典史反应过来,立即领命。
几十车的钱粮一点点被搬进来县衙。
丁典史又安排了衙役将告示誊抄了几份,迅速送往各乡。
四大富绅张大了嘴巴,愣在原地。
秦时对着四人道:
“几位老爷心系民生,本官替百姓谢谢各位了!”
说完对着四人行了一礼。
四人僵着脸回了一礼,实在是挤不出半点笑容。
看着县衙外乌压压的人,秦时提了提气,朗声道:
“山匪之患致使百姓困苦,农商不兴,今南康百姓苦山匪久矣!”
百姓闻言,哭泣之声此起彼伏。
秦时咳嗽两声继续道:
“此次本官来南康只干三件事。剿匪!剿匪!还是他妈的剿匪!”
秦时一字比一字声音大。
百姓们磕着头高呼:
“青天大老爷英明啊......谢青天大老爷......”
声音犹如山呼海啸。
秦时说完便转身进了县衙,因为他感觉自己如果不走,百姓们估计得一直跪着。
而县衙外,只留着乐开了花的百姓,和六脸懵逼的胡县丞田主簿以及四大富绅。
秦时回头望了一眼,果然,人与人之间的悲欢是不相通的。
人群之中刘大对着刘二道:
“老二,你看这县令大人是不是有点眼熟啊?”
刘二早已经把头埋在人群中,不敢抬头。
“大哥,县令大人不就是那天到咱家的那人么?”
“你还骂人狗官,还说要去当山匪呢!”
刘大反应过来,也把头深深埋了下去:
“这他娘的......”